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是什么成语(18个)

  • 1、

    大公无私 [ dà gōng wú sī ]

    释义:指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。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,毫无个人打算。

    出处:汉·马融《忠经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中也,至公无私。”

  • 2、

    光明正大 [ guāng míng zhèng dà ]

    释义:心怀坦白,言行正派。

    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三:“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”

  • 3、

    光明磊落 [ guāng míng lěi luò ]

    释义:磊落:心地光明坦白。胸怀坦白,正大光明。

   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聂小倩》:“公子光明磊落,为天人所钦瞩。”

  • 4、

    居心叵测 [ jū xīn pǒ cè ]

    释义:居心:存心;叵:不可;测:推测。指存心险恶,不可推测。

    出处:都是这一个狗才设计骗将出来,以为自己富贵之地,是以吾阁部为奇货,居心叵测,天理不容。 清·洪楝园《县嶴猿·归神》

  • 5、

    杀身成仁 [ shā shēn chéng rén ]

    释义:成:成全;仁:仁爱,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。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  • 6、

    舍身求法 [ shě shēn qiú fǎ ]

    释义:舍身:舍弃身体;求法:寻求佛法。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,远道求经。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。

    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》:“我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为民请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。”

  • 7、

    舍己为人 [ shě jǐ wèi rén ]

    释义: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夫子喟然叹曰:‘吾与点也。’”朱熹注:“初无舍己为人之意,而其胸次悠然,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,各得其所之妙。”

  • 8、

    为国捐躯 [ wèi guó juān qū ]

    释义:捐:献;躯:身体,指生命。为国家牺牲生命。

    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二回:“可怜成汤首相,为国捐躯。”

  • 9、

    无济于事 [ wú jì yú shì ]

    释义:济:补益,帮助。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。比喻不解决问题。

    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二回:“如今远水救不得近火,就是我们再帮点忙,至多再凑了几百银子,也无济于事。”

  • 10、

    造谣惑众 [ zào yáo huò zhòng ]

    释义:制造谣言,迷惑群众。

    出处:邹鲁《江苏光复纪事》:“又都督府颁发暂行军律:一临阵退缩者斩,一强奸妇女者斩,一骚扰百姓者斩,一造谣惑众者斩。”

  • 11、

    名正言顺 [ míng zhèng yán shùn ]

    释义:原指名分正当,说话合理。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,道理也说得通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利。”

  • 12、

    堂堂正正 [ 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 ]

    释义:堂堂:盛大的样子;正正:整齐的样子。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,现也形容光明正大。也形容身材威武,仪表出众。

    出处: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无要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,此治变者也。”

  • 13、

    铁面无私 [ tiě miàn wú sī ]

    释义:形容公正严明,不怕权势,不讲情面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五回:“我想必得你去做个‘监社御史’,铁面无私才好。”

  • 14、

    襟怀坦白 [ jīn huái tǎn bái ]

    释义:形容心地纯洁,光明正大。

    出处:宋·黄榦《黄勉斋文集·七·祭李贯之》:“贯之性质粹美,襟怀坦夷,凝静有常。”

  • 15、

    舍生取义 [ shě shēng qǔ yì ]

    释义:舍:舍弃;生:生命;取:求取;义:正义。舍弃生命以正义。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,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

  • 16、

    正直无私 [ zhèng zhí wú sī ]

    释义:为人做事很正直,没有任何私心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神,聪明正直而壹者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襄七年传曰:‘正直为正,正曲为直。’言正者能自正,直者能正人曲,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。”

  • 17、

    胸怀坦白 [ xiōng huái tǎn bái ]

    释义:坦白:坦率。形容心地纯洁,待人诚恳,光明正大

    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8回:“到任之后,会见大先生胸怀坦白,言语爽利,这些秀才们,本不来会的,也要来会会,人人自以为得明师。”

  • 18、

    大公至正 [ dà gōng zhì zhèng ]

    释义:至:最;正:公正。完全秉公办理,毫不偏心

    出处: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一章:“来惩办林、邓,表示自己的‘大公至正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