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诉人们道理的成语(19个)
- 1、
鸿鹄之志 [ hóng hú zhī zhì ]
释义:鸿鹄:天鹅,比喻志向远大的人;志:志向。比喻远大志向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士容》:“夫骥骜之气,鸿鹄之志,有谕乎人心者,诚也。”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嗟乎!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- 2、
囫囵吞枣 [ hú lún tūn zǎo ]
释义:囫囵:整个儿。把枣整个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辨滋味。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。
出处:《朱子语类·论语十六》:“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,不是囫囵一物。”
- 3、
- 4、
精益求精 [ jīng yì qiú jīng ]
释义:精:完美,好;益:更加。好了还求更好。
出处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’其斯之谓与?”宋·朱熹注:“言治骨角者,既切之而复磋之;治玉石者,既琢之而复磨之,治之已精,而益求其精也。”
- 5、
- 6、
刻舟求剑 [ kè zhōu qiú jiàn ]
释义: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
- 7、
- 8、
- 9、
童叟无欺 [ tóng sǒu wú qī ]
释义:童:未成年的孩子;叟:年老的男人;欺:蒙骗。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。指买卖公平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回:“但不知可有‘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’的字样没有?”
- 10、
亡羊补牢 [ wáng yáng bǔ láo ]
释义: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,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- 11、
温故知新 [ wēn gù zhī xīn ]
释义:温:温习;故:旧的。温习旧的知识,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。也指回忆过去,能更好地认识现在。
出处: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汉·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温故知新已难,而知德者鲜矣。”
- 12、
- 13、
- 14、
有始有终 [ yǒu shǐ yǒu zhōng ]
释义:有开头也有收尾。指做事能坚持到底。
出处:《论语·子张》:“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!”《魏书·袁翻传》:“伏愿天地成造,有始有终,矜臣疲病,乞臣骸骨。”
- 15、
自相矛盾 [ zì xiāng máo dùn ]
释义: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的盾牌。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应也。”
- 16、
白日作梦 [ bái rì zuò mèng ]
释义:比喻幻想不可能实现。同“白日做梦”。
出处:刘绍棠《狼烟》二十二:“金镶玉走进舱去,嘻笑道:‘老昏君白日作梦,自以为是九五之尊,不肯有失万岁爷的身份,迎接一位七品县令。’”
- 17、
步步为营 [ bù bù wéi yíng ]
释义:步:古时以五尺为一步,“步步”表示距离短。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。形容防守严密,行动谨慎。
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1回:“可激劝士卒,拔寨前进,步步为营,诱渊来战而擒之。”
- 18、
告诉人们道理的词语(1个)
- 将相本无种将:将帅;相:宰相。将帅和宰相本来就不是天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