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有(110个)
- 1、
跋山涉水 [ bá shān shè shuǐ ]
释义:跋山:翻过山岭;涉水,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。翻山越岭,趟水过河。形容走远路的艰苦。
出处:《诗经·鄘风·载驰》:“大夫跋涉,我心则忧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跋山涉水,蒙犯霜露。”
- 2、
- 3、
半斤八两 [ bàn jīn bā liǎng ]
释义:八两:即半斤,旧制一斤为十六两。半斤、八两轻重相等。比喻彼此不相上下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28出:“两个半斤八两,各家归去不须嗔。”
- 4、
- 5、
- 6、
不知不觉 [ bù zhī bù jué ]
释义:知:知道;觉:觉察。没有意识到,没有觉察到。现多指未加注意。
出处:明·赵弼《两教辨》:“遂使昏愚之徒,听其妖诞,舍正从邪,醉生梦死,不知不觉。尧舜三代以前,未闻有此教。”
- 7、
- 8、
- 9、
道听途说 [ dào tīng tú shuō ]
释义:道、途:路。路上听来的、路上传播的话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
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,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
- 10、
地动山摇 [ dì dòng shēn yáo ]
释义: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,山河摇摆。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集·奏议集·一二·论修河第一状》:“臣恐地动山摇,从此灾祸自此而始。”
- 11、
- 12、
顶天立地 [ dǐng tiān lì dì ]
释义:头顶云天,脚踏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,气慨豪迈。
出处: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》:“汝等诸人,个个顶天立地……更来这里觅个甚么?”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。”
- 13、
- 14、
东张西望 [ dōng zhāng xī wàng ]
释义:张:看。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一:“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,一心只想丈夫回来,从此时常走向前楼,在帘内东张西望。”
- 15、
道合志同 [ dào hé zhì tóng ]
释义: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陈审举表》:“昔伊尹之为媵臣,至贱也;吕尚之处屠,至陋也。及其见举于汤武、周文,诚道合志同,玄谟神通。”
- 16、
发号施令 [ fā hào shī lìng ]
释义:号:号令;施:发布。发布命令。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。
出处:《尚书·冏命》:“发号施令,罔有不藏。”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发号施令,天下莫不从风。”
- 17、
- 18、
粉身碎骨 [ fěn shēn suì gǔ ]
释义:身体粉碎而死。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谢封甄城王表》:“臣愚驽垢秽,才质疵下,过受陛下日月之恩,不能摧身碎首,以答陛下厚德。”唐·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平生志愿,今日获从,粉骨碎身,誓不相舍。”
- 19、
- 20、
豪言壮语 [ háo yán zhuàng yǔ ]
释义:豪迈雄壮的言语。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。
出处: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一·文学·丘濬》:“(丘濬)即席联句,动辄数百言。豪言警语,如壮涛激浪,飞雪走雷,去触山而迸发。”
- 21、
和颜悦色 [ hé yán yuè sè ]
释义:颜:面容;悦:愉快;色:脸色。脸色和霭喜悦。形容和善可亲。
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便辟,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也。”邢昺疏:“善柔,谓面柔,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。”
- 22、
- 23、
- 24、
- 25、
- 26、
- 27、
- 28、
惊世骇俗 [ jīng shì hài sú ]
释义:世、俗:指一般人。使一般人感到惊骇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答陈抑之》:“勤劳半世,汩没于章句训诂之间,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,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。”
- 29、
惊涛骇浪 [ jīng tāo hài làng ]
释义:汹涌吓人的浪涛。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。
出处:唐·田颖《玉山堂文集·海云楼记》:“人当既静之时,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,未尝不惕然。”
- 30、
- 31、
经天纬地 [ jīng tiān wěi dì ]
释义:规划天地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经纬天地曰文。”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天六地五,数之常也。经之以天,纬之以地。”
- 32、
救死扶伤 [ jiù sǐ fú shāng ]
释义:抢救生命垂危的人,照顾受伤的人。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与单于连战,十有余日,所杀过半当,虏救死扶伤不给。”
- 33、
举足轻重 [ jǔ zú qīng zhòng ]
释义:只要脚移动一下,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。指处于重要地位,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方蜀汉相攻,权在将军,举足左右,便有轻重。”
- 34、
- 35、
- 36、
- 37、
- 38、
- 39、
- 40、
- 41、
- 42、
旁敲侧击 [ páng qiāo cè jī ]
释义:比喻说话、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,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十回:“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,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。”
- 43、
- 44、
- 45、
- 46、
- 47、
- 48、
声东击西 [ shēng dōng jī xī ]
释义:声:声张。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,实际上却攻打西边。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故用兵之道,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,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,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,将欲西而示之以东,……”唐·杜佑《通典·兵六》说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
- 49、
- 50、
- 51、
天经地义 [ tiān jīng dì yì ]
释义:经:规范,原则;义:正理。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。指绝对正确,不能改变的道理。也指理所当然的事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
- 52、
头重脚轻 [ tóu zhòng jiǎo qīng ]
释义:头脑发胀,脚下无力。形容身体不适。也比喻基础不牢固。
出处: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侯官县烈女歼仇》:“他的酒量原不济,三瓯落肚,渐觉头重脚轻。”
- 53、
- 54、
- 55、
- 56、
- 57、
眼高手低 [ yǎn gāo shǒu dī ]
释义:指要求的标准很高(甚至不切实际),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。
出处:清 陈确《与吴仲木书》:“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休理,不轻下笔,终是眼高手生,鲜能入彀。”
- 58、
摇头摆尾 [ yáo tóu bǎi wěi ]
释义: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。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、轻浮得意的样子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,摇头摆尾向南方去,不知向谁家齑瓮里淹杀?”
- 59、
- 60、
有头无尾 [ yǒu tóu wú wěi ]
释义:有开头没有收尾。指没有把事情做完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五:“曰:‘有头无尾时如何?’师曰:‘吐得黄金堪作什么?’”《朱子语类》:“若是有头无尾底人,便是忠也不久。”